东北马鹿(学名:Cervus elaphus xanthopygus)是马鹿的亚种之一,主要分布于中国的 黑龙江 、吉林、 内蒙古 和河北地区。它的身体呈深褐色,背部及两侧有一些白色斑点。雄性马鹿具有角,一般分为6叉,最多可达8个叉,其中茸角的第二叉紧靠于眉叉。夏季时,东北马鹿的毛较短,没有绒毛,一般为赤褐色,背面较深,腹面较浅,因此也被称为“ 赤鹿 ”。 东北马鹿主要栖息在高山森林或草原地区,喜欢群居。夏季多在夜间和清晨活动,冬季则更多在白天活动。它们擅长奔跑和游泳。东北马鹿的食物包括各种草、树叶、嫩枝、树皮和果实,它们也喜欢舔食盐碱。 东北马鹿的繁殖季节通常在9月至10月, 孕期 约为8个多月,每胎产下1只幼仔。2020年5月29日,东北马鹿被列入《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》。 总结来说,东北马鹿是中国特有的马鹿亚种,其特征包括深褐色的身体、白色斑点、雄性角的分叉数量以及赤褐色的夏季毛色。它们栖息在高山森林或草原地区,以各种植物为食,喜欢群居并在不同季节表现出不同的活动习性。